儒教是满足侵害主义。但儒教没有 对人说,你要去侵害别人。而汉支那的现实又是,
它们随时倾向于侵害别人,那成了它们的一种心理状态。
问题,这种心理状态从哪里来的?
如果一个社会中不容人侵害人,若有,立即惩罚或纠正,就堵住了人侵害人的源头。
但儒教中,父母可以侵害子女,子女必须受父母侵害,年老的可以侵害年轻的,年轻的必须受年老的侵害,若有(不是老弱病残的人)借口老弱病残去侵害其它不是老弱病残的人,其它不是老弱病残的人必须受侵害,…
这是美德,被强行推动的美德。
这样,就在人的精神中留下了一个 人侵害人的起点。当这个起点不受纠正,相反受鼓励或被强行维持和推动时,人的精神就被扭曲,人的精神就出现在那些起点基础上的倾向性,而那个倾向性就是人要去满足别人的侵害,人可以侵害人。
而人又自然地想对自己有利,于是,自然地,人在侵害与满足侵害中,选择对自己有利的,于是,人人都倾向于去侵害别人,除非受到别人的更霸道更凶狠残忍的反击,(在那种情况下,侵害与满足侵害就倒转过来,自己去满足别人的侵害,对别人屈服投降)。
人的侵犯性就这样出现。
非常地可怕。
心理学家应该站出来证明这一点。为了你们的民族,应该勇敢地站起来,真正为你们的民族做点事!
#儒教 #瘟疫 #源头 #美德 #传统美德 #侵害 #满足侵害 #父母 #老弱病残
这一篇是我在探索的过程中写的。现在看来,更精确地,应该是,儒教是 Confucian criminal scheme (类似于 ponzi scheme 的一种东西) ,来源是 Hanism 汉支那主义,即汉支那民族的侵犯性。因为这个民族的侵犯性,如何在这个基础上建立社会呢?儒教的一套东西就这样来了。